close

活動名稱:「咱的唭哩岸故事庄-打石工法研習」
活動時間:2017年5月13日
承辦單位:唭哩岸文化工作室
活動地點:吉利幼兒園、東華街打石場
活動講師:李庚霖老師、謝炎山老師


打石體驗筆記

5月13日,下了一整晚的大雨,原本還擔心雨勢不停了,好險天公作美,就在最後一刻給了個涼爽的天氣,就跟今天的心情一樣,有微風吹拂著,舒服的剛剛好。

阿公以前是唭哩岸地方上的打石工人,但對於他工作的認識也僅此而已。與他相處印象最深的,是退休後他教著我們唸「河洛話、讀冊音」,一字一句將「千字文」讀出來;是戴著一副銀邊眼鏡,在客廳裡讀著我看不懂的書籍,他靜靜的,有時候跟阿嬤鬥嘴鼓。那時候的我,從沒想過要花時間跟他聊「古早」的事情。小時候,對於家裡後院的那一卡木箱,僅以為是些一般工具而已,沒問過阿公為什麼他都穿汗衫跟西裝褲,為什麼那釘子長得那麼大?為什麼他要做這份工作?然後,也沒機會問了。

 

活動開始,大家坐在吉利幼兒園中,仔細聆聽庚霖介紹唭哩岸的打石產業

走在街上,路旁隨處可見唭哩岸石的蹤跡

 

在東華街旁有個打石場,人車來往,是謝炎山老師經營保存下來的,更是唭哩岸現存的最後一個打石寶地。在鹿仔樹(構樹)下累積了半輩子的生活經驗,謝老師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跟我們分享。簡單就課程內容以筆記紀錄:

 

沿著捷運線走著,就會走到謝老師的寶庫,在構樹下,聽著謝炎山老師說著打石的歷史風華

 

 

「人生智慧」
謝老師分享,前人告訴他「石頭是有生命的」,他一開始不了解,後來他發現,似乎真的是:石頭在一開始打下來時富含水分,也是最好處理加工的,石頭經過日曬後質地會更硬,經過燒製會更硬。台灣每年的山勢都隨著地殼運動在抬升,山會成長,石頭也是。

對於這一片碩果僅存的打石區域,因為放置於戶外,讓許多來往經過的過路客可能「順手牽羊」的帶走這些漂亮的石頭,對於石頭被搬走這一件事,謝老師說:「石頭被拿走的是別人的,留下來的是自己的」。當我們還在為他這麼大氣感到可惜時,他又給了個觀念,他告訴他的夫人,如果遇見要搬走石頭的人,不要大聲喊「有賊」,應該適時多瞭解是什麼樣的原因;石頭這麼重一顆,搬走的人如果因此不小心受了傷跌倒了,那誰能夠負得起責任。

一隻蝸牛走在謝老師剛打下來的石頭上,靜靜的,追隨著後面一方學習的我們

 

 

「石頭比一比」
烏尖連山海拔282公尺在,日據時代分別與唭哩岸山、丹鳳山、軍艦岩連嶺。唭哩岸石場打起來是整片連山的,內湖的石頭是一大塊一大塊的,光是石場的規模就有所不同。

在謝老師的石場裡,收集了大台北各地的石頭,他仍如數家珍的為問我們介紹每一種石頭不同的特性。雖然數量已沒有過去那麼多,但在無法開採的現在,這裡活像是大台北的石頭博物館。石場裡,有著來自不同地方的唭哩岸石:包含有本地唭哩岸的、基隆大武崙、內湖(石頭色澤偏黃,白石湖的石場最難打)、中和(開發最晚,石頭易染色);這些石頭的產地,以在陽明大學的舊址岩場開採的質地最佳。石頭因成分不同,顏色各異:黃、紫、紅、粉,各有喜愛的擁護者選擇。

謝老師將原石打開來讓我們一見裡面的顏色,但僅剩的石頭因為我們而被打開,總覺得挺心疼的

 

「打石頭的方式」
劉家漪老師的碩士論文中將所有的打石器材做了次介紹。分別包含有:木製工具箱、鐵支路、小鑽仔(石尖仔、鑿仔)、大鑽仔(大石尖仔、鏨仔)(說明:原石開採時先使用兩大鐵片,中間放入大鑽仔,使其張力分裂)、烘爐/風鼓(將鑽仔加熱後進行維修,(小時候以為是烤肉爐)、大鐵板櫼、小鐵板櫼、小鎚仔/火鉗仔、大鎚仔(藤做的)、棚仔(ㄅㄥˊ)(中厚兩側薄)、腳仔(單邊尖)等。

謝老師也為這些工具再一次介紹,並重複介紹著打石頭的方法,他說:每個要能當打石師傅的都一定要會這些基本技能。駑鈍於我,將打石頭「破(ㄆㄨㄚˋ)、ㄉㄧㄚ˙、轉(ㄉㄥˋ)」記憶為切長條千層蛋糕的不同方式。
1.「破(ㄆㄨㄚˋ)」,謝老師說像砍柴一樣,從中水平剖開。(我自己記憶就像千層蛋糕,水平從一層一層中間橫向切開,變薄片。)
2.「ㄉㄧㄚ˙」橫向切,小片、容易因沈積走向有損壞。(就像將蛋糕切方塊,剛好一塊塊)
3.「轉(ㄉㄥˋ)(台語重音)」直向切,適合做貼磚等。(就像長條蛋糕從短邊切一半變兩塊長的。)

謝老師的工具箱,跟記憶中阿公的那個很像。謝老師也正在使用大鐵板櫼示範在山上開原石的方式。

 

謝老師利用小鑽仔示範如何使用ㄉㄥˋ方式來處理石頭。

 

 

「石材運用」
唭哩岸的石材屬於石英砂岩,堅固、耐高溫,是非常好的建材。在石材選擇上,結構軟或硬都有各自用途。一般來說喜歡結構中等,唭哩岸石是過去相當熱門搶手的石材。在台灣大學校門、台北監獄舊址等地,都可以看到唭哩岸石現跡。
北投著名的溫泉當中有白磺泉、青磺泉兩種泉質,唭哩岸石的成分剛好耐酸,是最佳做來就地取材的溫泉源泉池底。在硫磺谷中的原池,都靠唭哩岸石做基底。中和所出產的石頭,最常被作為水石,當作固堤防浪的最佳設施,是現今海肉粽前身。

另外,將石頭作為爐灶的也不少,過去一般人家家裡會做兩口灶,一口常年專門拿來煮飯、另一口蒸年糕。有時候養豬的豬槽、地板都是石頭做出來的,比一般人家還更高級。家戶飼養的粉鴿喜歡吃石頭打下來的細沙,也成了石頭的另類用途。

但唭哩岸石,最喜歡被用在工業用的爐、窯當中,作為製作窯身運用的原石(比如新竹專們製作牛排鐵盤的工廠,也是謝老師過去的服務對象)。在製作的過程中,石頭與石頭堆疊中,需要使用「恰輪子土」攪拌混石頭沙作為黏著。
一般的工業窯為什麼會損壞,主要關鍵在窯裡面的框架會因高溫而融化在下方,常會「咬鐵屎(鐵鏽廢料)」,每每凝固結在一起,整理時又需要將其打下來。就這樣唭哩岸石黏一點黏一點,窯壁越來越薄,導致後來就「敗爐」了。

石頭上留下的電話是謝老師的電話,斑駁的顏色是不復見的過往

 

「石頭的美麗與哀愁」
謝老師分享了打石的另種樂趣,在打石頭的過程當中,有時候會從中發現一些生痕化石的痕跡,炭煤、葉子、香菇,更曾打出七八隻水母的樣貌;有時候打出來的貝類螺類非常明顯(像燒酒螺、扇貝這類的最明顯,一圈一圈的),也可就此推斷唭哩岸山的石頭是海裡層積堆疊抬生而成。

陽明大學的校址本身就是產石頭的地方,但因為水土保持禁令禁止開採。過去校區裡曾找謝老師做花台,想採用唭哩岸石做石材,但讓謝老師覺得悲哀的是,這些建設起來的石頭,卻有許多的來源是中和產地,使用外來的石頭,總缺了份在地的味道。

台灣在過去經濟發展的年代,靠的是像打石這種人力密集的傳統產業建設,政府的一紙命令斷了當地的生計,在未多加溝通之下,做工的人也僅能配合。許多老一輩的工人,辛勤工作了一輩子,卻因此得到職業病,退休後都還沒有領到政府的錢可能就離世了。

時間久了,做工的人沒了。僅剩的這些原石,謝老師有時候會利用空檔做些雕刻作品。因石頭的特性並非雕刻專用,在他刻劃的形象當中,每種動物或者神像都有了圓潤的外型,或許就像時間將人的稜角慢慢給磨圓了,也用另種方式延續了它們的美。

 

謝老師找出了自己的珍藏,有看見石頭上出現了什麼嗎?

 

 

謝老師花時間摸索出來的作品,總覺得不久以後,可能會出現十二生肖全集

 

「打石的聲音」
一支新的鑽仔不會戴帽子,有戴帽子的鑽仔,一定是經過時間的淬鍊而成。

記憶中,那一塊塊的石英砂岩就這樣被堆疊在打石場裡,一把鐵鎚跟石釘,在石頭面上標記,鏗鏘有力的撞擊聲是堅毅的力量,養活了大小。那一次次的敲打聲,仍在耳邊腦裡迴盪著。但做這一途非常耗體力,也是有後遺症的工作。

隨著時代洪流,打石的身影似乎隨著已沒落的北淡線逐漸消失,僅剩這個老地名與在地人的記憶,編織成過往的一幅幅美好畫面。
然後,我長大了,阿公離開了,我也不小心的慢慢忘記石頭該有的味道了。
一個傳統產業從即盛到衰弱,不過也就這幾十年間歲月。

感謝唭哩岸文化工作室辦理「咱的唭哩岸故事庄-打石工法研習」,在看完劉家漪老師的「唭哩岸地方打石之研究」碩士論文,了解在地青年庚霖的用心,聽過謝炎山老師的打石故事,對阿公還沒問完的事,慢慢的在腦海裡建構起來許多未完的答案。那天,跟家人聊到去聽課的內容,我媽回饋分享說著我不知道的阿公工作,說起了前人的大智慧。

阿公還沒說完的故事,就讓我找機會再慢慢分享出去吧!

 

 


 

其實在活動前看了劉老師的論文,感動就從內心油然而深。
在裡面,我除了認識打石產業,看到熟悉的國小老師的名字,還有當年報導著阿公的那篇報導標題。
有好多感動在發酵。

 


五個小笨點,謝老師拿出火爐,我一眼就想到這是課堂上他說的將鑽仔重新火烤弄尖的火爐,我立刻問了除了圓形的那有方形的嗎?

因為,家裡有個方形的石頭,我小時候一直以為是作為烤肉架用的呀!!!

arrow
arrow

    ㄚ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